像做产品一样打造自己
一个人在职场上班,用着电脑,做着领导分配的任务,当着一个小白领,实际上和车间工人踩缝纫机并没有什么区别,只要智商正常,都是能够完成领导分配的任务的,因为并不需要自己去思考规划、路径。
只有能够自己给自己安排任务,自己去思考未来的规划,才能跳出这个围城。
以上,是我近一年的思考,是我在碰到了职场危机之后,计划让自己做出的改变。
我是做IT技术的,是服务端的Java研发工程师。现在各行各业都需要一些软件运营、开发团队,就业机会不算少,但是缺点很明显,就是没什么门槛,可替代性很强。
不像十多年前,从服务器、后端、架构、运维都要亲力亲为。
现在的互联网,运行了二三十年,网络上的IT资料数不胜数,现在又有了GPT作为辅助,不仅仅是普通的研发工程师可以替代,就算是高级工程师、架构师、总监CTO级别,说换也就换了,因为可以另外找一个底子差不多的人来替代。
软件工程师可以被替代,其他各类小白萝卜岗位,例如产品经理、测试工程师、运营、美工UI等办公室白领,都是如此。
有很多厉害的人,可以工作一两年就可以出来自己干,也有很多人在职场十多年都是一成不变,很不幸也很幸运的是,我是在工作的第七年感受到的,并且希望有所变化。
变化的方向,就是计划「像做产品一样打造自己」。
优美的产品可以吸引人来围观,可以产生美的价值,可传播的知识可以产生学习价值。
我们在公司上班,仅仅只有在这个部门产生价值,仅仅是在这个部门贡献产值。
但如果我们敞开知识,就可以让自己作为一个网络上的节点,在网络中被传播、发现,让价值也传播开。
这就是自媒体的作用,让自己被更多人关注,有流量的价值。
做产品,如果发生错误,反馈的数据不好,因为思考数据不好的原因,然后把不好的功能优化甚至下线掉。
那我们把自己作为产品去打造的时候,也是如此,如果发现反馈的数据不好,那就尝试修改文风、甚至模拟文风,如果某个文风效果好了,那就继续放大这个方向,持续深耕。
当然,对于吃人血馒头、焦虑文学、吃爱国的流量等各类黑五类、灰五类方向,我是不做的,因为持续在网络上经营,口碑很重要。
未来的方向,是结合IT(Java开发)+自媒体运营传播,写技术文章,不仅仅是为了成长,更是为了传播,这是一举两得的事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