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中免2023半年报解析

中国中免,全称是:中国旅游集团中免股份有限公司,关键字是:旅游、免税店。

免税店这个业态,不是中国独创的,而是全球都有的业态,其中发达国家更多,因为很多化妆品、烟酒等都是欧洲商品。

为什么会有免税行业?

  1. 在自己国家买的东西,都是加了税费的,但是,在国外,因为非本国公民,就没必要付钱(税)给当地政府。而对于本国的免税店,公民只要在机场过了海关安检就处在出境状态,也没有了缴税这项公民义务。
  2. 如果一个人出国买商品,还不用交税的话,还不如在国内卖给你(同样不收税),还可以拉动点经济,省点外汇,赚点GDP。

免税的具体情况

  1. 免税免的是:消费税、进口环节增值税、关税。
  2. 免税购物的大多数消费场景:口岸,机场,主要是旅游的人买的比较多。
  3. 如果一个地方全岛免税,比如香港是自由贸易港,香港全港免税,市区对烟酒和特殊商品以外的所有产品全部都免税。
  4. 海南整个省作为经济特区,2018年宣布支持海南建设「自由贸易港」,2025年底前适时启动全岛封关运作,所以海南也是免税的试点、重点省份。

全球比较有名的免税店较多的机场

北京首都国际机场、上海浦东机场、香港国际机场、新加坡樟宜机场、德国法兰克福机场、日本东京成田机场、泰国曼谷国际机场、法国巴黎戴高乐机场、迪拜国际机场

中国中免的经营模式和行业地位

公司全资子公司中免公司统一向供应商采购免税商品后,通过配送中心向中免系统下属免税店批发各类免税商品,再由中免系统下属免税店销售给出入境或海南离岛旅客。部分距离配送中心地理位置较远的免税店,考虑到运输成本等原因,由供应商直接向这些免税店发货,再由中免系统下属免税店销售给出入境或海南离岛旅客。

中国中免是世界上免税店类型最全、单一国家零售网点最多的免税运营商。在海南省拥有6家离岛免税店,包括目前全球第一大和第二大的免税商业综合体:海口国际免税城、三亚国际免税城。

国内免税行业现在的情况

  1. 税收是国家重点,免税是很难的,需要牌照,而且只有国企才能搞,免税牌照由财政部颁发,财政部财会给予颁发三年一次。
  2. 目前一共有七家公司拥有免税牌照,其中全牌照的只有三家,中免、王府井和中出服。王府井从20年6月申请到市内免税牌照到全牌照拿齐只花了不到3年,王府井的母公司是:北京首都旅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。

2023上半年业绩情况

中国中免2023H1
营业收入[亿]358.58
营业成本[亿]248.8
销售费用[亿]42.74
管理费用[亿]10.7
财务费用[亿]-3.57
研发费用[亿]0.0824
归母净利润[亿]38.54
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[亿]85.73
ROE[%]7.59
基本每股收益EPS[元]1.8631
总资产[亿]513.58
负债总计[亿]217.95
货币资金[亿]322.33
存货[亿]244.53
货币资金/总资产[%]62.76%
存货/总资产[%]47.61%
净利润率[%]10.75%
会员总数[万]2800

2023上半年业绩情况点评

  1. 财务费用是负数,说明现金流不错,还有余额来理财。
  2.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> 归母净利润,证实现金流不错。想想商业模式:直接进货后零售卖给散客,没有欠款,收到的都是真金白银。
  3. 研发费用很小,零售业态就这样,建立门店,进货卖货,不需要其他研发,估计还有一点研发就是搞了web端、APP端、微信端的线上商场。
  4. 货币资金/总资产、存货/总资产的占比都比较大,说明中免需要有很多的现金去国外购买奢侈品,而且还有囤货行为,现金多、存货也多,这种万一要是卖不出去,咋办?
  5. 净利润率10.75%,我顺手查了一下同时期的零售上市公司,红旗连锁:5.13%,武商集团:3.14%,王府井:8.54%,永辉超市:0.77%,的确相对是最高的,同时反映出零售行业的辛苦,在免税的加持下,净利润率才能做到10%-15%

观察发现的情况

  1. 中免的母公司是:中国旅游集团,2018年海南宣布建立自贸港后,中国旅游集团总部从北京迁至海南省海口市。中免在海南海口设立了运营总部,所以未来海南自贸港是中免发展的重点,从2020-2023年的海南的几个免税店业绩也可以支持这个情况。
  2. 中免的英文是:China duty free,简称是:cdf,规格是很高的,国字头企业,在免税行业是一哥。
  3. 海南免税的web网址是:https://www.cdfgsanya.com/index.html,看到的几个现象是扣分现象,我从各种各样的细节来推敲,不知道是否会是一家之言、盲人摸象。
  • web页面展示有bug,商品详情页加粗标的html标签直接展示了,是否说明研发是外包或者web用户量太少,没人管?
  • 有一些商品,比如兰蔻、资生堂、海蓝之谜的各类化妆品,在京东、拼多多的价格是低于海南免税店的,因为市价的各自定的,海免在免税的情况下售价依然高于电商平台,如果让人产生了这个印象,后续这些人就不一定会再去中免买东西了。

评价

  1. 中免的商业模式就是:拿牌照、建商场、进货、打散卖散货,这就是零售的业态,相比于普通超市、商场,优势在于免税,这一点在净利润率已经体现了,净利润率高于普通商场,但零售业态依然是个苦逼的业态,上游、下游无法把控,自己依然是个渠道商而已。
  2. 中免的优势就是:牌照免税后形成的低成本,如果这个被打破,比如别人虽然不免税,但是经营效率、能力高于中免,最后商品成本做到差不多了,那中免的优势就不存在了。
  3. 商业模式依靠的是牌照,零售业态很考验管理层的能力和精细的成本控制,牌照的发放中免无法控制,比如2020年王府井拿到免税牌照后,中免的竞争对手就多了,那未来牌照是否会越来越多?这个判断超出我的能力范围。

以上,对中免做出观察、不买入、未来也不会买入的决定,除非便宜到再也没人要了,烂大街了,那可以持有看看,我觉得2023年中免跌了54%后还是很贵。

中免股价感慨

2020年后,中免的股价一飞冲天,最高达到396元,2023.10月后,中免97元,这种股价大幅下跌的场景令人惊讶。

2020年后中免的业绩会有较大增长,然后市场参与者(公募基金、散户、私募等)追逐买入,让股价价格发现大于业绩增长,公司估值增长大于业绩增长。股票在市场狂热情况下,估值PE打到100多,形成可怕的高峰股价,这种情况下股价非常不稳定,稍微飘摇一下就造成了大幅下跌,最后再用三五年时间完成估值回归正常。

如果一个散户在上涨过程中追加买入,下跌过程中用「价值投资就要死拿、长时间持有」的观点来安慰自己,那中免从396到97元的过程就是惨烈的状况,漫漫下跌的过程中,公募、私募估计跑光了,留下散户套牢,最后在报表中展示出来的就是「股东人数大幅增加」。

2020年至今,无论好公司还是一般公司,只要存在以上过程的,都是这样的情况:「业绩预增,参与者大幅涌入,把股价急速拉升,开始以年为单位的漫漫下跌」,比如:贵州茅台、中国中免、通策医疗、恒瑞医药、宁德时代。

2020年是如此,2017年之前我就没有参与过了,不过我想,2015年也是如此吧,2007年也是这样吧,这是人性,很难改变的,大部分人愿意做价格投机,而不是价值投资。

而我们,应该做的就是发现并了解这个现象,然后让理性主导自己的思维,时时刻刻提醒自己,历史不能忘记。

如果自己持有的公司发生了这种所谓的「戴维斯双击」,价格跑得比价值快,在高估的时候一定要全部卖出,一点不留,高估的时候很明显的,比如2021年的时候的贵州茅台69PE,中国中免高估的时候100PE,宁德时代也是100多PE。

如果自己没有持有这样的公司,我觉得也蛮好的,冷冷清清地持有公司、坐坐冷板凳,公司业绩和股价像温吞水一样,分红也还行,那这种状态很好的,自己工资可以按月定投买入,这样分红可以跑赢定存,持股数也逐步增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