继续等待——福寿园 2024 年报解析
不知不觉间,跟踪福寿园已经一年了,这是跟踪 + 持有较短的公司,不算熟悉,因为投入金额不大,所以关注度也较低。
都说福寿园暴雷了,我简单看了下财报,营收和利润下降很多,哎,NND。
仔细翻开看看数据吧。
营收、成本
营收、成本 | 2024H2 | 2024H1 | 2023H2 | 2023H1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营收-收益[亿] | 20.8 | 11 | 26.3 | 15.2 |
经营利润[亿]-經營利潤 | 7.1 | 5.1 | 13.7 | 8.5 |
除稅前溢利-税前利润 | 8.1 | 5.4 | 14.3 | 8.6 |
所得稅開支[亿] | 3.1 | 1.8 | 4.5 | 2.8 |
年內全面收入總額-税后利润 | 5 | 3.6 | 9.8 | 5.9 |
擁有人應佔溢利及全面收入總額 | 3.7 | 3 | 7.91 | 4.6 |
減值損失 | 1.3 | 0 | ||
員工成本[亿] | 4.9 | 2.6 | 5.1 | 2.75 |
折舊及攤銷 | 1.7 | 0.9 | 1.66 | 0.8 |
物業及設備折舊[亿] | 0.55 | 2.6 | 0.56 | 2.6 |
墓園資產攤銷[亿] | 0.76 | 0.4 | 0.71 | 0.34 |
净利率[%] | 17.79% | 27.27% | 30.08% | 30.26% |
经营利润率[%] | 34.13% | 46.36% | 52.09% | 55.92% |
税率[%] | 32.98% | 31.47% |
这数据怎么说呢?2023 年的业绩很好,更多是 2023 上半年的功劳,因为 2023 上半年营收占比 58%,23 年上半年刚放开,这是老人家难的时刻,2024 年不会了。
经营成本(员工薪资、折旧摊销)等等和 2023 年差不多,所以在这 2 年,从高管到员工,做的事情差不多,但 2023 年业绩好很多,所以这推测出来,卖墓地的生意,靠自身努力也就那样,收入高峰是来源于需求情况?
我感觉是这样,这猜测还需要几年时间观察。
减值损失、税率
和 2023 年不同的是,减值损失做了 1.3 亿,在税前利润的占比不小,所以有较大影响。
减值损失 = 不动产、无形资产、墓地资产、商誉的减值损失(1.04 亿) + 存货减值(0.26亿),
其中,1.04 亿 = 山东的墓园(商誉和资产)减值 0.6 亿 + 辽宁(0.43 亿)
计提减值损失是很主观的行为,认为这个资产不值这个价值了,就可以计提,财报中是这么描述的「根据经营环境和经营现金流的评估」,也就是之前觉得可以赚 10 块的,实际只能赚 6 块,那就要扣掉 4 块了。
这里是否可以认为高管不专业?或者利益输送?
也不至于,因为找不到证据,只能认为之前「买贵了」,这个从「商誉」也可以看出来。
另外,这里也顺便计算出了税的情况。
实际税率 = 所得税开支 / (税前利润 + 减值损失), 减值损失要加上,如果不加上的话,这主观性太强,管理层计提损失,则利润少了,则税少交了,税务局肯定不干,所以需要加回去。
计算得出 税率 = 3.1 / (8.1 + 1.3) = 33% ,有点高啊,比正常的企业所得税(25%)高了不少,应该是 2024 年分红不少,交税就多了。
资产负债
资产负债 | 2024H2 | 2024H1 | 2023H2 |
---|---|---|---|
銀行結餘及現金[亿] | 20.1 | 22.5 | 23 |
合約資產 | 0.135 | 0.15 | 0.134 |
墓園資產[亿] | 20 | 20.3 | 20.7 |
商譽[亿] | 11 | 10.9 | 11.3 |
存貨 | 5.8 | 5.7 | 5.6 |
資產淨值[亿]-總權益 | 61.6 | 67.8 | 65.7 |
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權益 | 55.61 | 60.7 | 59.2 |
流動負債 | 11.6 | 11 | 12.6 |
非流動負債 | 8.6 | 8.8 | 8.4 |
公司的底子还不错,主要是账上现金很香,存货 + 土地 + 墓园资产,这些不动产踏实,石头 + 土地,不会无缘无故飞走。
负债方面,除了正经负债,还有「合约负责」,名义上是负债,实际上是已经签订的订单的未来的履约,总计 6.4 亿,包括 5.8 亿的墓园维护服务,0.5 亿的的生前契约销售。
我想说,这些负债越多越好。
这种成熟企业,是否值得投的一个关键,就是账上的钱能否到小股东手上,如果到不了,就会以其他方式莫名其妙的花掉。
福寿园这方面不错,2024 年经营一般,但账上还有钱,所以以「特别股息」的名义分红了,其实哪有那么多的特别,就是没地方花钱了,并购也不好做,估计大股东也需要钱,于是找个名义发钱。
分红
分红 | 2024H2 | 2024H1 | 2023 |
---|---|---|---|
每股(港仙) | 9.54 | 6.38 | 28.25 |
分红率[%]=每股分红/EPS | 58.17% | 81.18% |
2024 年的分红率掉下来了。如果 2025 年中下旬能听到特别股息,那还挺诧异的。
话说,分红总额的计算,我感觉我统计得不行,因为港股的分红公告和执行日期好随意,间隔较大,同时福寿园搞了好几次的特别股息,我迷迷糊糊感觉算错了。。尴尬
业务数据
业务数据 | 2024H2 | 2024H1 | 2023H2 |
---|---|---|---|
墓園服務[亿] | 17.1 | 9.1 | 21.7 |
殯儀服務[亿] | 3.4 | 1.8 | 4 |
殯儀服務量-殯儀服務收益總計 | 65143 | 34891 | 72668 |
殯儀服務量单价-元 | 5219 | 5159 | 5504 |
上海[亿]-各地區收益 | 10 | 5.3 | 12.6 |
安徽 | 1.65 | 0.87 | 1.67 |
遼寧 | 1.36 | 0.7 | 1.9 |
河南 | 1.28 | 6.9 | 1.6 |
經營性墓穴收入 | 15.23 | 8.1 | 19.6 |
經營性墓穴-个 | 12569 | 6704 | 16386 |
經營性墓穴单价-万 | 12.1 | 12.1 | 12.0 |
公益性墓穴及村遷收入 | 0.12 | 0.07 | 0.07 |
公益性墓穴及村遷-个 | 3935 | 2527 | 2393 |
公益性墓穴及村遷单价-万 | 0.30 | 0.28 | 0.29 |
可用於墓穴銷售的土地面積-百万平方 | 283 | 286 | 285 |
无论什么生意,业务都是量、价问题。
福寿园是量和价都在下降,殡仪服务服务量从 7.2w 掉到 6.5w 个,经营性墓穴从 1.6w 个掉到 1.2w 个。
这么来看,福寿园的生意是个小生意,全国这么多墓园,合计也就大几万个客户而已,影响层面很小,但舆论层面不小,因为不小心就会被说是「天价墓地」。
殡仪服务的单价下降,经营性墓穴单价涨了 1 千,可销售的土地面积降了 200w 平方,剩余的土地一大把,有 2.8 亿平方呢,底子厚得很,慢慢卖都可以。
地区收益前 4 名分别是:上海、安徽、辽宁、河南。
现金流
现金流分析-净额 | 2024H2 | 2024H1 | 2023H2 |
---|---|---|---|
經營活動 | 7.3 | 3.6 | 12.2 |
投資活動 | 1.1 | -1.9 | -4.8 |
融資活動 | -11 | -2.1 | -3.9 |
经营活动、融资活动没什么可说的。
投资活动可以得到一些好玩的。投资活动流入 = 存款 + 利息流入,流出 = 殡葬设施升级维护 + 购买墓园土地(0.231 亿) + 收购公司和墓园(470w)
投资的支出算小了,说明 2024 年并购活动很小,趋于稳定,流入居然是账上的钱生钱,再次说明底子厚。
质量
质量 | 2024H2 | 2024H1 | 2023H2 |
---|---|---|---|
ROE[%] | 13.89 | 4.98 | 13.89 |
EPS(分)-每股盈利 | 16.4 | 13.2 | 34.8 |
毛利率-% | 85.85 | 87.91 | 86.21 |
数据还可以吧。也是高毛利的公司,ROE 也过得去。
话说,如果我要是高管,我会想办法把毛利率降低,比如下探中端产品,比如多花点钱把收购的墓园做好看。毛利太高容易招来非议。
PS: 我从网上看到这次计提损失的山东的墓园,园子外观很一般,和公墓一样了,看不出高端墓地的样子,我估计收购回来后也没想着改造改造吧。
行业特点
根据数据来看,福寿园的底子很厚,做的事情也简单,就是购买或兼并同行,卖墓地,卖服务,如此循环。
因为高毛利的原因,使得公司的含金量不错,在行业中享有「高端化」的名声,客单价高,顾客数量少,在整个大经济环境中不起眼。
这行业的需求是外置的,公司无法把控需求,只能做好供给,同时客户的选择也理性,所以公司的努力 < 需求的变动。
曾经被认为,高端客户不在意经济波动,这是假命题,因为从数据上来看,墓地客单价是 12w,这是普通中产就可以支付得起的价格,就算再贵到 40w,一线城市的有些家庭咬咬牙就能拿下。
2021 年至今,居民的收入、资产下降,所以大家偏向于省钱,不购买中高端墓地而是去公墓,我们国家的百姓是很实在的,也看得到墓地贵,宁愿买「鬼城」小区当安置地,也不想买单价 20w 一平米的迷笛。
果然,这和拼多多的逻辑一样,有钱人虽然有钱,但也不愿意当冤大头。
高管特点
我个人认为,福寿园的销售数据比较小,墓园也就那么些,经营情况跟踪难度不大,但是在高管沟通会中,高管夸大了业绩,结果中期报告比高管说的低很多。
高管们这是基于什么想法?结合过去 30 年的情况,福寿园某位高管有坐牢经历,我不熟,只能推测:在他们那一代人中,有一大批人出于草莽,相信清华北大不如胆子大。所以,他们敢于不理会规则。
当时很多行业也没有规则,所以这是社会发展带来的人的特点。
至于高管的专业化,我是保持相信的,因为我对于殡葬行业太远,他们在此行业深耕多年,以他们的做法为主。
在 2025 年的业绩交流会中,高管说:要做中端产品,降低客单价,提高销量。对此,我非常赞同,我们现在的社会,大多数行业都饱和了,能出现「量增」的行业,太稀缺了,这种确定性很值钱的。
操作情况
福寿园这公司,好的坏的都挺明显的,优于行业处于上升期,坏的在于短期业绩承压、高管扣一些分。
因此,2025 年对于福寿园,我计划「不加仓也不减仓」,还好这公司在只占了 2%,算很小的仓位,这段时间的暴跌也实实在在收下了,无所谓,等着收股息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