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股惑》读书笔记和周边参考
《股惑:百年中国股史的九个瞬间》,作者孙骁骥,以1872年轮船招商局建立为始,以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落幕为终,记述了百年来证券市场在神州大地激荡起伏的历程,对中国股市的演变细节做了全景式呈现。
这里直接列一下目录,清晰明了。
上篇 晚清股市风云
轮船招商局:“晚清第一股”是怎样炼成的
1883 年的启示:上海的房市、股市为何同时崩盘
橡胶股泡沫:清王朝的最后一场股灾
中篇 民国投机往事
金陵投机梦:浮沉于投机市场的民国政要
民国十年:那场突如其来的金融风潮
孤岛繁荣:战乱年代的上海证券市场
下篇 现代股坛忧思录
香港1973 :股市迎来大时代
黑色星期一:黄金的八十年代戛然而止
亚洲金融风暴:一场承前启后的危机
结语:走向世界的中国股市
本书记叙为主,从资本市场这个比较特殊的,平常大家不关心的角度,描述了百年的发展,政治、经济是很难分家的,它们互相影响。
周边电影、电视剧
如果单独看这一本书,那未免也有点单薄。在了解晚清、民国,还有港英政府时期的香港,都有一些很优秀的电视剧电影可以看。
晚清和民国的一些内容,特别是一些大人物的传记和不一样的角度,可以看电视剧《走向共和》。
港英政府时期的香港,还有经济高速增长的香港,还有1973年的香港股灾,可以看经典港剧《大时代》。这是一部包装着股票外衣的武侠剧。
想看看金融市场的混乱,还有赚钱之后的奢靡,还有股票经纪人充满毒品和欲望的世界,可以看美国电影《华尔街之狼》。
从1990年开始,中国大陆开放了上海和深圳的股票交易所,里面有90年代的老上海,还有大陆对于新兴的股票的好奇和疯狂,许多老百姓厌倦了平凡无味的生活,开始纷纷投入这个让人疯狂失常的怪圈中。可以1994年的大陆电影《股疯》。
几个乱七八糟的思考
读史可以明智。我们可以从历次的股灾和牛市中,感受当时的人们的心境变化、行为举止,然后变成当下的投资的参考内容。
读史明智,但是很好笑的是,每一次牛市和熊市埋的都不是同一批人,所以啊,「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教训,就是人类无法从历史中学到任何教训。」
真想不通,在没有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时代,股票交易是如何进行成交的,难道大家都是挤在报价打听,然后交易员听从指令,手工登记买入和卖出?那这样如何保存数据,保证成交的真实性?我的理解,没有网络就没有安全性可言。
在晚晴和民国时期,国家政权风雨飘摇,这种背景下的资本市场,参与者都是短视的,大家都不相信未来,都想着赚一票就走,甚至上下一起搞欺骗,找接盘侠。只有在政权稳定,经济向上的时候,资本市场才是有意义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