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没读完是什么感觉?读《优秀的绵羊》
偶然间看到了这本书,书挺薄的,就200多页,其实很快就可以看完。但我看了130多页就看不下去了,可能是和这本书没有缘?有人要说,「呸,不要脸,看本书还这么矫情」。害,实际就是没看完,那是怎么回事呢?
本书是2016年出版的,其实蛮新的,作者是一位耶鲁大学的离职教授,他在这所常春藤盟校待了24年,然后决定辞去自己的终身教职。他的观点是:他感觉当前的美国精英教育已经陷入了误区,这套系统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大都聪明,有天分,斗志昂扬,但同时又充满焦虑、胆小怕事,对未来一片茫然,极度缺乏目标感:他们被包裹在一个巨大的特权泡泡里,所有人都在老实巴交地向着同一个方向前进。他们非常擅于解决手头的问题,却不知道为什么要解决这些问题。
以上是作者的核心观点,并且从学校、家长、学生等多个角度去分析了当下状况的来龙去脉,最后是反思美国高等教育的精英教育,多开放博雅教育(又称为通识教育、文科教育、人文教育、通才教育、素质教育),呼吁其自我救赎,让学生能够明白为什么而学。
我挺认同以上观点的,无论是我们自己所经历的「填鸭式教育」,还是书中美国说的精英教育,美国高中生也是填鸭式教育,只不过这里的填鸭变成了各种社会活动、体育成绩,甚至还有家庭背景等等,我觉得的是,高校不仅仅是要办职校,也要给一些放空和理想指引,让学生探索,当然是「师傅引进门,修行在个人」,老师、辅导员是无法替代我们去做这些事情的,终究要我们自己去体会。
观点比较常见,也比较契合当下我们周边的困境,就是大家都挤着往同一个方向走,无论是考公务员往体制内挤,还是包装优秀的简历往互联网大厂挤,我们学习的东西,也是让我们成为一个合格的螺丝钉,成为「优秀的绵羊」。
不舒服的地方在于,书中罗列了一大堆的也不知道从哪里来的例子,还有把现状批得体无完肤,把作者自己的想法看得相当美好,当然是想法而已,批评家的感觉,因为现实也没有实行,也不知道如果真正按作者那样去执行会有什么难处。同时,仅仅只有观点上的对比,没有数据来证明,难免有些牵强。
以上,一个是觉得观点比较常见,另个是觉得也没有足够有亮点,就没看完啦。
如果是我的观点的话,作为普通人,成为优秀的绵羊,是了解社会、参与社会分工的第一步,我心里暗搓搓的想,优秀的绵羊都已经是我们的巅峰了,因为大部分情况下,我都是懒惰的绵羊而不是优秀的绵羊。
如果要比优秀的绵羊更加优秀的话,那就不再是绵羊了,因为绵羊总是乖巧的,那就变成狼了,需要在生活中增加挑战,面对更多的挫折而不言败,这也是我们一直在努力的方向。
最后,曾经一直有一个执念,就是买的纸质书,无论怎么样,无论是否看得进去,都要看完。这本书算是打破了我的执念,也终于释怀了,现在觉得看书这件事,怎么让自己有收获,怎么开心怎么来。
同时给自己找了个好的借口,书嘛,那么多,成千上万,碰到不喜欢是非常正常的,衣服还挑挑拣拣呢,书当然也可以啦。而且,如果真的说碰到书就可以看得完,就觉得是好书,那说明看得少;看到了不喜欢的书,说明看的书多,才能碰到“渣书”嘛哈哈哈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