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股神的第一重仓是现金
来自股神的指导
前段时间,股神巴菲特和他的公司召开了股东大会,根据公开资料,我们得知:巴菲特的现金持仓达到1823亿美元,第一重仓股苹果市值是1354亿美元。
也就是说,股神的第一仓位是现金。
巴菲特对于现金的处理,对我的影响较大。我在 2023 年至今也一直在思考现金,思考我们这种价值投资者对于现金的处理和理解,巴菲特的处理方式教导了我。
对于现金的态度和处理方式,我现在的思考是:永远保持较大仓位的现金,坚定不移走省吃俭用的道路。
过去对于现金的态度
在 2019-2023 年,或者更早些的时候,我对现金是很嫌弃的,觉得浪费时间,就算有 1W 的现金,也不能放在银行活期上,至少要买个余额宝赚钱,甚至更激进一些,那应该投入到认可的公司的股票中,尽可能增加股票持仓。
不巧,2022 年至今,A 股不行,下跌较多,我浮亏较多,同时个人和家庭生活有较大变化,需要我更加保守了,需要降低股票在总资产的占比。
现金态度发生变化
这时候,我回过头来看,股票投资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,并且是很小的一部分,比投资重要的事情多很多,比如家庭、健康、工作等等,这些都需要花时间、钱。
随着年龄变大,在家庭中承担的责任变大,需要有更高的抗风险能力,说白点就是钱要多,以防不测,假如家庭发生大变故,要及时拿得出大钱。这数额我是拍脑袋的想的,5 年不工作的现金,每个月 5K,那就是 0.5W * 12 * 5 = 30W
也就是说,当一个人成为家庭中流砥柱的时候,账上要有 30W 的现金,存在的形式有:银行活期、银行定期、各类平台的货币基金等,这种钱能立马到账,立马使用。
就这,还仅是日常使用,不考虑大额医疗,意外支出等,所以我们需要给家庭成员配备医社保、商业保险,当意外来临的时候,不至于卖房、不至于上水滴筹求助于他人。
我对保险的理解是:这是一笔带有杠杆的消费,心理和风险的保障消费。如果没有出险,那心理舒坦了,钱花得值;如果出险了,那就是用较小的保费带动了较大的保额,让自己有了继续战斗的底气。
货币·投资锚点
现金是股票投资的投资锚点,因为现金有时间价值,买国债也有收益,我们可以理解这是无风险收益率,假设是 4%,如果5 年以上的股票投资,无法做到年化 4%,那买股票就不划算,因为股票的风险比现金大很多,承担了更多的风险就必须拿到更高的预期收益率。
现金这种锚点,有很清晰的国家之间的区别,这就是我理解的国运吧。投资这种事情,要求很高的,全球没几个国家和地区能达到。
看看吧,土耳其算大国了,它的货币里拉可以快速贬值 50%;阿根廷的货币比索也可以大幅贬值,假设在这样的国家做投资,使用当地货币就没有意义,那投资当地的股票市场也就变得很鸡肋了。
只有环境、货币等等各类宏观因素稳定,才有投资基础。当然,我们是幸运的,我们有这样的环境,人民币看似贬值破 7,但在这种比烂的环境中,这就是香饽饽。
省吃俭用的道路
我经常会在雪球上看到有人讨论「全职投资」的事情,我的态度很鲜明,就是不应该全职投资。
有几个点,我是这么理解的:
- 一个人需要社会链接,需要与外界打交道,这就需要一份工作
- 价值投资研究的公司较少,不需要耗费整天整天的时间,工作业余时间即可覆盖。
- 价投追求的是持股数量越多越好,这就需要投资之外的现金流注入,全职反而需要依赖分红的钱去覆盖日常开支,这完全反过来了,很不「价投」
遵循价值投资思想的人,往往生活和投资的行为都趋同,我们明白这个世界的风险和未知,所以需要保守一些,需要足够的现金以备不时之需。这波人,日常生活就是省吃俭用的,知道开源节流,细水长流。
假如来了牛市,持有现金会跑输市场,这一点我能接受,因为我追求绝对收益,而不是要跑赢市场(相对收益),假设熊市来了,我也能从容应对。
投资是一辈子的事情,不是一两年,也不是三五年,是 10 年、20 年、30 年,必须慎重,假如现在 30 岁,那 55 岁的时候,我必须在场,必须对 A 股有投资和理解,在这种时间跨度下,持有较大仓位的现金,不是最坏的选择,而是中庸的选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