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己的生意vs他人的生意

做投资以来,我一直有一个想法是:如果是自己的生意,自己可以说了算,那一定是另外一番景象。比如,自己拥有的包子铺,自己持有的商品房住宅,可以自己装修、出租等等。

对于我们来说,股票投资只是投入钱,在巨大的上市公司股东中,只是小小小小股东,微不足道,没有话语权,没有掌握感,就没有安全感。所以香油一个自己的生意,自然是人之常情。

那么,今天我尝试采用穷举的方式,来通过思维发散和想象,去理解自己的生意 vs 他人的生意,比较异同点。

还是以包子铺为例。

自己 100% 拥有包子铺,自己日常经营

所有权、经营权都在自己手上,没啥好说的,干多少得多少,自己决定、自己拿结果。

自己 100% 拥有包子铺,请他人经营

所有权在自己手里,但没参与经营,请别人来管店,自己要决定发展方向,但日常收支是别人来做,需要额外花时间、精力来考核管理层,不然管理层中饱私囊咋办?

自己 80% 拥有包子铺,自己日常经营

一样的,大股东是自己,还有 20% 是别人的。所有权、经营权都是在自己手上,自己决定、自己拿结果。

不一样的是,赚了 100 元后,要分出去 20 元,不过大头是在自己手上。要是包子铺经营得好,可以考虑把 20%买回来,自己可以分红更多;要是经营得不好,自己的 80% 损失得更多。

要是心思坏一点,那可以把盈利做低一点,这样人家 20% 的分红就降低了。比如,自己另外再开一间面粉店,包子铺高价去面粉店买原材料,结果盈利变成了 80 元,那只需要分出去 16 元就好了。

自己 80% 拥有包子铺,请他人经营

大股东是自己,所有权在自己手上,但也请了别人来管包子铺。

反正请了别人来管,那就要考核管理层,不然自己无法判断经营的真实性,自己是大股东,20% 是别人的,要看管理层是站位是怎样的,他是大股东的人,还是小股东的人,还是独立人。

管理层的位置和做法很重要,因为日常经营和决策,意味着钱、权的流动,意味着财富的变化。

自己 20% 拥有包子铺,自己日常经营

自己是小股东,但是大股东相信自己,或者大股东是财务投资,或者自己经营包子铺很擅长,自己当上了管理层。

如果包子铺是个好生意,那我日常经营肯定能知道,经营后赚了钱,就向大股东要股权,慢慢把包子铺股权买上去,长期看分红就更多了。

如果包子铺是个一般的生意,或者我心思活络一点,一样的另外开面粉店,用管理权力换钱,包子铺、面粉店两不误。

自己 20% 拥有包子铺,请他人经营

自己是小股东,话语权不够,管理层不是自己,也和自己不熟悉,管理层是大股东,或者是大股东请来的管理层。

自己在公司内处于信息不平等地位,日常经营自己无权干涉,管理层也不一定和自己有来往,每年包子铺的收支情况都是大股东告诉自己的,自己也办法去查包子铺的账,搞不好账还有假,如果包子铺经营地点和自己不在同一个城市,那实际感知也难以获得。

情况分析

  • 自己拥有包子铺的股份,或多或少而已,只要想要拿到包子铺的分红,就一定要关心包子铺的日常经营。
  • 如果包子铺是自己来经营,那要算工资的,而且比别人更熟悉包子铺,这是优势。一个生意是好是坏,参与经营得到的结论更真。

所有权、经营权分离,是现代公司制度的一种优势所在,在国内现在很多公司,包括上市公司,所有权、经营权还没有分离,是因为公司发展的时间较短,创始团队还在。

我们个人买卖股票投资,是符合「自己 20% 拥有包子铺,请他人经营」的情况的,股票投资在上市公司占比很低,低到可以忽略,同时类似的散户数量在几千到几十万不等。

股票投资的这情况,一定要考核管理层,「阅读财报」就是考核管理层最重要的方法,人可以在摄像头面前说谎,但财报难以造假,因为财报有「勾稽关系」,有入就有出,财报造假容易暴露。

无论自己拥有股份多少,只要请他人经营,就要做到「读财报」;

无论拥有股份多少,只要拥有股份,股份价值对自己重要,就要判断这生意好不好做,竞争激烈与否。别人开一家包子铺是挺容易的,但开一家银行就很难,这就是壁垒。

总结

通过上面的讨论,我发现自己控股的生意和参股他人的生意,我们的做法是一致的,都要花心思去理解生意、考核管理层。

区别在于自己的生意可以把控,他人的生意把控不了,所以需要财务风险管控,所以他人的生意永远无法 all in,因为世界的变化是不可知的,无论再了解公司,都要接受世界的未知。

股票投资不需要身体力行,而是思维游戏、搏斗,自己怎么想的,买股票的时候就要坚决执行自己的想法,不能自欺欺人、自我感动、自我为主,而是融入到世界。

就像买房子一样,地段永远是最先考虑的。好生意的模式永远是最股票投资优先考虑的,然后才是好的管理层,最后是股票价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