价值投资和终身学习
我从一位前辈的文章中学得一句话「在谷底的认知非常准确和清醒,在山顶的决定非常飘忽和不准」。
最近 1-2 年,因为外界环境一般般,也是我工作以来的外界环境的谷底。
对于未来的判断
在这种不安、不稳定的外界环境中,做出的判断和决定是偏保守和稳重的,对于未来的判断要留有足够的余量,因此,这时候的决定反而是正确的,反而是意气风发的时候,觉得自己无所不能的时候,会高傲自大,往往会栽跟头。
在这个时候,我对于投资的判断是:价值投资中,没有终点,未来人均寿命增高,很大概率是终生工作的,对于价投的我们来说,终身工作就是终身学习,这是很难的事情,同时也是很快乐的事情。
这种行为,很「巴菲特」,因为股神就是一直工作,跳着踢踏舞上班。
工作的真空期
最近,我也学到了一个新词,叫做「真空期」,仔细想想,嘿,还真是这样。
养老金、医社保中有个概念,叫做「退休」,亦或者在这三五年很火的「延迟退休」,这个概念不是说让你在一个工作岗位上干到退休,而是延迟给你发养老金的年纪。
之前你是60岁退休,那么过了60岁我们就可以领到养老金。如果是65岁退休,等于说要到65岁才能领到养老金。
因此延迟退休带来的最大变化,不是我们能在一个工作岗位上干到退休,而是你能领养老金的年纪延迟了。
我们体制外的上班族,在年轻的时候用自己的时间和才能换取公司的薪水,但现在没有公司会考虑让普通员工一直工作到退休。
虽说这有点极端,但现实就是如此,国企、外企、民企都是如此,没有公司会让一个员工退休的,到了大龄后性价比不再,年轻人依然多,清退大龄员工是必然的选择。
假设大部分人在 45 岁被裁,那等到 60 或者 65 岁领取养老金,这中间有 15-20 年时间,这段时间被称为「真空期」。
身处真空期的我们,现实就是这个时间段我们的工作有:滴滴、外卖、跑腿、各类零工诸如此类,这就是现实哎,这 3 年这些现象已经发生了无数次。
在体制内,就算是45 岁的基础老白兔员工,领导也没有让手下走的权力,在 45 至 60 岁,依然可以有稳定的工作,有稳定医社保和公积金,这种稳定的预期是大家现在一致追求的。
这就是体制内的好处。
终身关注身体
读书的时候觉得世界如此精彩,我要干翻这个世界,熬夜吧,那有如何,明天依然生龙活虎去上学。
哎呀,回想起来真是好日子。
随着年龄变大,我渐渐发现:生存不是必须的,健康也不是必须的。在几十年的人生中,保持小康生活水平、保持大部分健康的身体,是有点难度的,同时还要关注一家子(3人-9 人)的生活和健康,更有难度。
作为价投的我们,把时间花在确定性的事情上,是非常划算的。
晚上的时间挺多的,我们可能在刷短视频、可能在看书、可能在运动,都有可能。
之前我都觉得运动有点浪费时间,因为身体又还不错,那运动的时间不如拿来学习。但现在我有了新的思路:相比于学习,运动是更为持久的、长远的有益的事情,它保障了我们生活的最底线,我们必须守住底线。
总结
每一个接触投资的人,包括我,一开始都有一个这样的想法:学会了投资,那就可以让钱生钱,我就可以不工作了。
但随着接触投资越多,我的阅历也变多,身上承担的事情也变多了,我也就从年少轻狂变得瞻前顾后了起来,我的想法就变了。
我现在想的是:做长远(10 年以上)打算,多运动,保持身体健康,保持家庭基础的生活条件,努力学习和工作,理解和接受终身工作和学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