粤海投资 2023 年报和触动
前言
粤海投资 2023 年财报出来后,2024.03.25那一天 9 点 30 分,港股开始交易,粤海投资直接暴跌 20%,我就知道:我踩雷了。
我还是第一次体会暴跌 20 厘米的滋味,有点难受,虽然我就持有 2000 股,但看来还是修炼得不够啊。之前上海机场也给我跌停过,那是 10 厘米,也很难受。
这次粤海投资雷了后,我简单分析了一下 2023 的财报,没有看得很仔细,但也有一些心得,不是来自于财报,而是来自于粤海投资 2012-2024 这些年的业绩变化。
粤海投资介绍
「粤」,是广东的简称,我们聊过粤高速,嘿,广东的国企上市公司还都喜欢这么取名字,比如粤高速、粤水电、粤海投资、粤电力等等。
粤海投资的母公司是「粤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」,占比47.68%,母公司的股东是:广东省政府 90%,广东省财政厅 10%。
PS: 暴跌后,股份公司回购了 1000W 的股票,哈哈,少见啊少见~
这种公司相当于是省政府的亲儿子,性质、资质、信用很高,而且这是广东耶,全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。
我也是分析了「粤海投资」后,大概才明白为什么叫做「投资」了,因为这家公司做的业务太杂了,包括:水资源供应(东深供水工程、其他 60 多个水厂)、房地产住宅开发、商业地产开发和运营、酒店、百货、火电、高速公路。
好家伙,这么多业务,我想就是因为这背景太强大了,所以可以拿到很多项目吧。
但是,我投资它,今年雷了,害。
PSS: 看来啊,投资还是得老老实实看财报,别看这种大纯国企,埋人也是不含糊的。
2023 财报
因为 2024 年 1 月公司有出公告,提示盈利下滑严重,所以那时候股价就开始往下走,开始兑现业绩了。
但这天年报出现后,直接来了 20% 下跌。我推测,这次暴跌的直接原因是:分红下跌 49%。估计是有很多人持有这家公司就想拿点分红,结果公司“哐”地一声,少给一半分红,市场直接用脚投票了。
归母净利润、分红少了 40%+ 的原因是:子公司粤海置地的住宅开发业务的业绩很差,正在建设的住宅、已经完工的住宅计提了存货资产减值一共 18 亿,2022 年没有计提。
PS: 控股子公司「粤海置地」的股权占比很高,达到 73.82% ,所以需要合并报表进来。
根据财报可以看到几个情况:
- 收入小增、所得税费用小降、毛利小增。
- 财务费用从 8.6 亿到 12.9 亿,增加 4.3 亿
- 子公司粤海置地计提的减值
- 税前利润从72.4 变为 46 亿,降低 26.4 亿
- 存货资产减值计提 18 亿,计算在了「综合损益表」中的「其他經營(費用)/收入淨額」中。
所以得到的结论是:因为减值计提,账面税前利润变难看,但实际上现金流还好。看吧,计提的影响占比是:18 / 26.4 = 68%
PS: 我不懂,存货资产减值是资产负债表的科目,影响的应该是资产中的固定资产,为什么会影响利润表「损益表」呢?哎。
多年财报情况
为了跟踪股息情况,我查询、整理了粤海投资 2012-2023 的收入、利润、股息分配情况,不看不知道,一看吓一跳。
营收、利润 | 2023 | 2022 | 2021 | 2020 | 2019 | 2018 | 2017 | 2016 | 2015 | 2014 | 2013 | 2012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收入 | 242 | 231.96 | 297.15 | 231.7 | 167 | 133.68 | 121.69 | 104.64 | 91.72 | 84.26 | 79.9 | 77.36 |
歸屬於本公司所有者的溢利 | 31.2 | 47.6 | 46.97 | 45.09 | 50.44 | 50.15 | 56.05 | 57.52 | 52.46 | 43.97 | 44.26 | 34.13 |
股息 | 0.3104 | 0.6133 | 0.6071 | 0.5894 | 0.578 | 0.535 | 0.485 | 0.42 | 0.34 | 0.28 | 0.23 | 0.2 |
每股盈利 | 0.4775 | 0.7286 | 0.7184 | 0.6898 | 0.7717 | 0.7671 | 0.8804 | 0.6725 | 0.6245 | 0.7046 | 0.7096 | 0.5477 |
分红率 | 65.01% | 84.18% | 84.51% | 85.45% | 74.90% | 69.74% | 55.09% | 62.45% | 54.44% | 39.74% | 32.41% | 36.52% |
哎,为什么我不早点整理这张表呢?这张表价值 3000 元啊,我亏了这么多啊。
从这张表可以得到几个点:
- 2012-2023收入逐步上升、归母净利润是 2012-2016 上升,2016-2019 利润高位震荡,2020-2023 利润下跌。
- 分红率、股息:2012-2020逐步上升,2020-2022 保持相当高位(85%),2023 下跌 20%
这几个数据居然不同步,和我想象中的节奏不一致,而且我觉得我们正常思维是对的,公司的做法反而有点怪。是这样的:
- 2017-2023 年,出现增收不增利的现象,也就是赚的钱无法转化为利润,很多都作为费用用掉了,这不是好现象,
- 增收不增利现象猜测:东深供水收入、利润变化不大,变化大的行业是住宅开发业务、和政府合作的 PPP 水资源业务,也许是 2017 年后加大力度投入住宅开发、PPP,做大收入,不考虑利润。
- 股息、分红率没有和利润走,而跟收入走,这不太正常,粗糙的理解下,企业攒下的钱才是能分红的,2020-2022 年利润下降,却通过提高分红率来分红,分红率达到 84%,太高了,我觉得不可持续,港交所这种轻资产模式都只做到了 90%
- 2023 年分红率是 65%,和 2018、2016 年差不多,如果能保持这个分红率,我是认可的。
- 【回头看】2020 年初公司利润的最高点也是股价最高点,等 2020 年财报出来的日子(2020.03.27)发现增收不增利后卖出,几乎可以卖在最高点,股价居然和这有相当高的关联度。
总结
我老是幻想能通过看别人的实践和经验来让自己避坑,这也许可以避免很多坑,但无法做到 100% 避免,因为我推崇的就是「独立自主思考和投资」,那就只能自己上,股票和持仓就只能自己买。
通过持有粤海投资,让我受益颇深,也用真金实银交了一把学费,真是感慨啊。
简单记录下这些感慨:
- 我以为港股已经足够成熟,实际上不是。港股常常出现某个行业一起暴涨、暴跌的情况,比如这次,只要高股息的行业不达预期,财报出现后的几天会下跌 10%-30%,特别离谱。
- 我以为经过2-3 年的股价下跌,粤海投资的风险大家都清楚了,风险已经逐步释放,没想到市场还是会有这么大的反应,年报导致 20% 的下跌。
- 港股这种暴跌现象可以看出 A 股的好,A 股的投资者众多,能够托举这种暴跌,而且有跌停限制,能够保护小投资人。哈哈说白了就是我们这样的「韭菜」多。
之前有的朋友看不上这 100 股、200 股的持仓分析,我是这么理解的:对于不清楚的行业和公司,只能小仓位买入持有。虽然仓位小,但涨跌幅度已经够大,值得分析了,特别是粤海投资这次,单天有 20% 的波动的时候,肯定是有问题的。搞懂一家公司和行业,至少需要一年的持有感受。
对于「粤海投资」未来的计划:
- 因为年报已过,股价也通过下跌来释放了,已经承受了这个波动,那就不再卖出了。
- 未来利润没有回正的现象之前,也不再买入。
- A 股已经持仓的公司,比如水电行业出现了明显机会的时候,会考虑卖出粤海,投入 A 股水电行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