漫谈上海
走马观花系列,以「游客」的视角,看待这个城市的点点滴滴,由于呆的时间短,看的东西多,所以所见所谓所感有可能皆浮于表面,并且观感本来就是一家之言,代表的是个人观点,目的是为自己去过这座城市留下一些文字,也可以为有需要的人提供第一手观感资料。
从福州飞往上海的航班,飞机沿着东海海岸线飞行,天气特别好,大飞机划过天际,我俯瞰整个土地,巨长的海岸线和连绵不绝的丘陵根本看不到尽头。当飞机飞过舟山和杭州一带的时候,看到整片整片的小洋房,感叹长江三角洲真是全国最富饶的地方呀。在即将飞到上海的时候,在海中延伸出一条蜿蜒的长条,仔细一看,原来是杭州湾跨海大桥。
初到上海,被上海的繁华所震撼,地铁的触角几乎可以延伸到任意一个地方,10多条地铁线在城市地下穿梭,我先从 浦东机场 搭乘地铁到了 南京东路。一出地铁口,就感受到上海的「十里洋场」,联排的红色house,规规整整。欣喜的是,共享单车遍地都是,我随意骑上一辆车,就开始晃悠晃悠。首先看到了「上海邮政博物馆」,然后再沿着「苏州河」到了「外白渡桥」,这里是有名的历史建筑,话说在《情深深雨蒙蒙》里,赵薇的那一跳就是在这里取的景,做的外白渡桥模型。这里是外滩的起点,从这里开始,沿着外滩观关带,展现的就是最具有的代表性的「上海大都会」。
隔着黄浦江远眺,就是高楼林立的陆家嘴,那里有东方明珠,金茂大厦(420.5米,中国第七),环球金融中心(492米,中国第二),上海中心大厦(632米,中国第一)。这里宣扬的是改革开放,是新中国;在外滩的身后,是一整排的民国建筑,外滩矗立着52幢风格迥异的古典复兴大楼,素有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之称,是中国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,这里诉说的是十里洋场的繁华,代表着旧中国。新中国和旧中国就这样隔江对峙着,向来到这里的游客讲述着上海的厚重历史。
说一说我不感兴趣但是非常有名的而且我也去看了看的一些地方。
上海博物馆。文物和博物馆各自需要,各取所需。文物来自于全国各地,文物需要有展示的地方,上海博物馆需要文物来填充。博物馆本身的建筑是挺有特色滴~
上海老街。卖的是各种上海女人的雪花膏、护手霜的胭脂水粉。还有所谓的上海香,而在原来,使用上海香的就是上海女人,来聊一聊「上海女人」,这在全国是一个特殊存在,并且还形成了一个代表性名词。其实,我一直很不明白,为什么会形成这样一种 简单粗暴 的判断方法用来形容一个人,人是最为复杂的生物,人生而不同。我分析的出现的原因可能在于:人的大脑是趋于懒惰的,不愿意进行复杂运算,所以当出现一个新的事物或人的时候,人本能地会进行归类并且打上标签( tag),这样处理就是最简单的。
老凤祥。是做金银首饰的,原谅我才疏学浅,很多东西都是到了这里才知道,如果要做对比的话,就对比香港的周大福吧。
城隍庙。修葺一新的老建筑,吃的非常多,良莠不齐,非常有名气的如「南翔馒头店」,普普通通的 义乌小商品 也是很多,游客非常多,简直就是 游客集散中心 了。
豫园。道教庙宇,位于黄浦区方浜中路,为“长江三大庙”之一。豫园是上海园林了。逛园林需要了解历史,了解谁谁谁曾经在这个园林里生活过,了解古代中式建筑的特征以及常用建造手法,了解很多摆件和山水背后所代表的寓意,如果不了解的话,就会有「千园一面」的感觉,啊,太复杂,我觉得园林看看觉得美就好了,留有美好印象就可以~
接下来骑着摩拜开始了寻找上海老弄堂之旅。这些路大部分汇集在徐汇区(上海的科教文卫中心,上海的很多高校都集中在这里)。路线大致从黄陂北路到黄陂南路,再泰康路,永康路,太原路,汾阳路,桃江路,东安路,衡山路,武康路,肇嘉浜路,巨鹿路,绍兴路,复兴西路,余庆路,常熟路,长乐路。
黄浦区的路段,取的路段名字特别有意思,黄浦区大多都是租界,是用全国各地的地名来取道路的名字: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采用以下原则来命名,即以该地区在上海市区中所占的方位,对照选择出全国范围内相应方位所在的省份,然后就以该省的地名来命名这一地区的所有道路,并且为规范路名,出了一个上海马路命名的备忘录,规定了南北向的道路用省名命名,东西向的道路用城市名命名,例如 福建中路,这条路是一条南北走向的路,并且在黄浦区尽量是靠东的,福州路,这条路是一条东西走向的路,并且也尽量靠东。
徐汇区的路段就不太一样了,我主要逛的是徐汇区的道路,它们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,人少、干净、行道树是法国梧桐,道路两旁的建筑都是一些比较老的建筑,这些建筑要么是故居,不对外开放;要么装修成酒吧、咖啡厅,提供较为小资的服务。
思南路。二十几幢花园式洋房,路两旁满是阴翳的法国梧桐,集中了老上海近乎全部的民居样式。还有 孙中山故居 和 思南公馆。
泰康路。无意间逛到田子坊。名字是 黄永玉 老先生取的,原先是上海老城区的马路集市,也算是老弄堂了,但经过修整和商业化,形成了文艺小场所。名气大了,来的人也多了。
衡山路。人挺少,酒吧一条街,本应该晚上去的,不过好像也逐渐人少了,因为有了淮海中路的「新天地」,选择更多了。
武康路。武康大楼是它的标志性建筑,气势恢宏,好看!
肇嘉浜路。重点是 浜 ,是小河,上海还挺多以 浜来命名的路段,如陆家浜路,肇家浜路,薛家浜路,方浜中路。就像武汉喜欢用 「湾」来取名字,例如 吴家湾,曹家湾,张家湾,李家大湾。
在整理上海资料的时候,我同时向自己印证了一个深藏在自己心里多时的一个疑问,就是:有这样一群人,他们几乎都是都市白领,由于生存压力,他们住在江苏的昆山花桥镇,工作是在上海,由于距离较远,大致地铁距离在50公里左右,他们每天或者隔天往返一次,他们的单次上班交通时长为110分钟甚至更长,加上杂七杂八的时间,一天花在路上的时间大致在四个小时至五个小时。我亲身体验的上海地铁和看到上海行色匆匆的人们,心里五味杂陈,如果我在上海工作,我就是其中一员,我能够或者愿意这样做吗? 答案还不知道,因为没有真正在上海生活与工作,无法下结论,但我很庆幸现在我上班交通时间只要15分钟。
上海很大,非常大,这一两天在上海看到的仅仅是上海的冰山一角,也就是只有黄浦区和徐汇区的一些地方,虹口区、黄浦区南部、浦东新区都没有走过,如果还有机会再来伤害,一定可以解锁更多好玩的地方。
上海给我的印象挺好的,整个城市干净整洁,有秩序,但这也建立在耗费了大量的城市服务人员,特别是交警、保洁员、清洁工、公交车司机、地铁工作人员,这些人口数量是我见过的城市里人数基数最大的城市,没有强大的城市GDP是根本做不到的,真不愧为全国最大的城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