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电再出发-川投能源投资思路

经过几个月的股价下跌,水电行业的股价回归到正常估值状态,我挺喜欢水电行业的,这时候水电又可以看看了。

为什么是川投?

这次新增了一家水电公司,是「川投能源」,所谓的「两投」,另一家是「国投电力」,他俩经常在一起出现,因为他俩一起持有雅砻江水电,国投持股 52%,川投持股 48%。

之前投资的是长江电力、华能水电,在 2022 - 2024,因为市场情绪悲观,水电被认为是避险行业,所以这两家的估值提升较快,我也逐步卖掉甚至清仓了,因为估值已经很合理了,同时招行又在估值低点,我就卖掉水电买招行了。

川投应该也是类似的走势,估值提升快,但从 202410 至今,川投跌得比长电、华水更多,估值回落,于是我也关注到了川投。

为什么介入这么快?

首先,这是一家之言,我觉得别人可能不会这么理解。

在我的理解中,水电行业有共通性。

1、都是垄断一条大江大河,做大型水电开发。 2、都是大型国企、央企,经营风格需要被上层人物指导,所以宣传口、理念、执行有类似的地方。 3、经营中的步骤包括:建水电站、发电、送电,这些都是标准品,传统且稳定,管理层发挥空间不大。

由于行业 + 股东的性质,导致水电公司都趋同,优点是可类比,缺点是所谓的循规蹈矩。

所以,我一开始看到的是长电,过了一年看到了华水,又过了 2 年看到了川投,就是如此,可类比得快。

其他不能这样类比的行业,有的,比如银行。不能说看到了招行,就介入了建行,因为银行的经营风格、人事任免相差较大。

可以类比的行业,也有,比如高速公司,我从宁沪高速看到了粤高速。

川投的主要资产

阅读 2023 年川投的财报,可知:

2023 年度,川投能源按照持股比例确认对雅砻江水电的投资收益为 41.5亿元,占合并财务报表利润总额的 91.00%。

也就是说,虽然川投名下资产众多,但抓大放小,我们主要盯着雅砻江就好,最多再看一眼大渡河的情况。

雅砻江发源于巴颜喀拉山南麓,干流全长1571公里,天然落差3830米,年平均径流量609亿立方米(大于黄河)。

雅砻江流域水、风、光资源得天独厚,总规模超1亿千瓦。

雅砻江的水电品质,虽然比长江差,但也是老二老三的地位了,这看怎么分,有的人把长江上游(金沙江)、长江中游(湖北段)分开算。

雅砻江的清洁能源装机已突破 2000 万千瓦,澜沧江(华能水电)已投产装机容量达 2,752.79 万千瓦,其中水电装机 2,559.98 万千瓦,新能源装机 192.81 万千瓦。

这么看的话,就是长江、澜沧江、雅砻江这种排序了。

分红穿透问题

这是川投能源投资思路的最大bug,也是难点。

雅砻江控股股东是国投,48%的川投得到的是「分红收益」,也就是说,雅砻江把钱分给两位大股东(国投、川投),川投再把钱分给投资人,这和大多数公司不一样。

由于雅砻江分红占比 91%了,所以说「川投就指着雅砻江吃饭」也不为过,雅砻江的分红是可以保证的,因为就 2 个大股东,川投是属于「地主股东」,国投没理由刁难。

但,川投把钱分给小股东,这条路就不一定了,现在川投现金压力较大,需要再投入的地方很多,分红率是上不来的,这正常,未来还需要看未来的情况。

现在,我们就只能看历史情况了,2023 年分红率是 44%,我喜欢分红率「稳中有升」的公司,这一点在川投这里较为重要,因为分红率稳住了,就可以稳住高管躁动的心,公司经营就稳。

资产注入和增发问题

这一点,我觉得说大不大,说小不小吧。这是投资公司的问题。

川投,拆开看,它是个投资公司,这种公司就是有钱、有资源,有地位,它拿着钱投这投那,所以它的员工人数较少,估计都是些行政 + 财务员工,生产和经营员工较少。

它的资源是大股东给的,大股东是「四川省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」,可以理解为四川的资管优化和处理公司,在四川省内腾挪、优化各类资产,名下各个行业的公司都有。

现在有人担心大股东会注入较差资产,或者低价增发股票,这种担心是正常的,因为这种情况很常见,比如内蒙华电、华能水电、长江电力、黔源电力等都发生过。

需要关注的是注入的资产品质、增发股票的价格,这可以看出大股东对小股东的态度,也可以看出大股东对于上市公司地位的态度,如果遵循「做优做强」的思路来经营,则是好的放里面,让它越来越好,打造成名牌,这是「政绩」。

所以,未来的注入我是不太担心的。

同时,我们回看历史。

川投能源的前身是「峨眉铁合金厂」,1988 年改组,1998 年换名字「川投控股」,2007 年淡出火电,主攻水电,控股田湾河,2009 年从大股东手里增发股票拿到雅砻江水电。

从过去 20 多年的经营情况来看,川投走的路比较牛,选择了一条适合省内特色的投资路,成长为水电的还可以的公司,因为国内水力资源丰富的就是云南、四川,「发展水电而不是发展火电」是根据自身条件做的选择。

省内把好东西(雅砻江)给了川投,这是记得的好,我们不能只往坏处想。

投资思路

川投还有好多没梳理好,比如名下的资产情况、雅砻江的发展情况等等,先梳理一个大概吧,得到基本情况,再持续观察,持续时间是「按年计算」的。

现在,出一个思考问题:假如长电、华水、川投的估值是一样的,应该怎样投资?

那应该是优先考虑长电和华水,长电稳定,分红率高,但增长不大;华水有增长,但澜沧江质量没有长江好,分红也没有长电高。其实啊,「分红和成长不可兼得」,这才是正常的世界嘛。

估值一样则不会考虑川投,这是很现实的问题,也是感叹的情况,川投有点替代品的感觉。

但是,实际情况是,川投的估值更低,长电和华水的估值差不多。

这时候,川投的可投资性就出来了,品质差异性已经从估值上得到补偿了,同时有一点成长和分红,就可以买一点看看。

假如,未来长电和华水的估值继续下滑,川投却稳住了,就应该义无反顾的「卖川投买华水长电」,这是理性的选择。

假如,长电华水估值下降,川投也继续下降,那随意了,但从「宁愿买估值合理的优质品,好过买低估的正常品」,这时候也应该「卖川投买华水长电」。

那既然这样,为什么不继续等呢?等到长电华水低估了,直接买就好了啊?答案是:我不确定长电华水是否会继续跌,但是又想参与水电,就先买入川投看看了。

这是过去的一个教训。

2020 年后,长电华水的估值上升较快,我一直觉得「估值合理不宜动手」,结果股价越涨越多,我也没有捞到多少股的长电华水,虽然收益率看着高,但收益金额很少。

这一次,我要转变思路,估值合理偏低的时候,逐步 100 股的买啊买,不着急,股价低迷、无人问津正是攒股的好机会,就好像过去几年的招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