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ov和投资的关系

注:gov = government = ZF = 政府,为什么这么写,因为方便。

前几年,我写过了关于【toG企业】的文章,说过了这种和 gov 做生意的公司的一些特点。当时我的想法是,尽量避免投资这类企业,因为甲方的话语权太大,乙方的压力、现金流承压。

最近几个月,我有了一些新的变化,我把gov和企业的关系扩大化,放宽到gov和所有企业的关系,发现它们的关系密不可分,特别是在我们国家,这对于我们做股票投资有很大的影响。

本来,我是想说,找个gov影响不到的行业投投,这样分析企业的时候可以减少变量,分析变简单,然而看了一圈后,发现在国内,gov避无可避。

国资

在 A 股上市公司中,国资(央企+地方国企)是大股东的共计1350多家(总共 5300+家),占比26%以上。央国企市值为46万亿多,占比49.8%

这类型的公司是gov几乎可以直接影响的了,占比大,甚至大部分大市值的公司都是央企。

A 股中的行业大多偏传统,比如银行、白酒、海运、煤炭、交通运输、石化等等,央国企占据资源、位置、特许经营权等等,gov的控制力强。

来些公司作为例子。

银行:看中了分红,但存款、贷款等利率需要看央行的,之前降低存量房贷也是如此,普惠金融也是如此。

高速:看中了特许经营权,垄断路权收费,但之前口罩期间为了保障民生,高速有段时间是不收费的。

石化:看中了三桶油,石油大宗商品,但面对消费者的油价,是「国家发改委」来调整变化的,定价机制不在企业内。

这里面比较特殊的是白酒、海运了,白酒作为可选消费,对于经济大盘的影响较小,企业自主权还是有的,只是头部企业担心社会面影响,定价(提价)很谨慎。

民营

如果想要选择更加独立自主的企业,就会看上民营企业。民营企业没有背景,全靠企业家和团队的打拼,累死累活的,优点大部分自己说了算,赚的钱也是自己的,福布斯排行榜也是能上的。

但是,gov的影响依然在,因为咱们的gov像大家长,管的东西多。

继续来些例子。

教培:本想说,看到了「家长小孩学校的拼命程度」,所以k12教育难以避开,所以想在学校之外,挖学校墙角,把教育资源搬走,加价卖出,没想到gov出「双减政策」,这个行业就被行政消灭了。

游戏:这是个智力+创意为先的行业,轻资产,只需要开发者和电脑就可以了,运营都是在互联网上,有一定成瘾性,ROE 高。但是,gov常常收到家长的投诉,或者自身作为监管人员,不认可游戏,于是降低版号发行的速度,推迟游戏发行的节奏,导致很多小游戏公司被拖死。

诸如此类的情况还有很多,比如电商、房地产、医药。

如果做外贸的话,施加影响的有本国gov、外国gov,经营难度更大。。

如何应对或者理解

也就是说,gov的影响避无可避,既然如此就必须认清这个现实,再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行业投资。

其实,gov也是经济大盘中的一员,而且优先级较高,企业经营有营收后就必须交税,个人赚钱了也必须交税,所以gov抽取利润是很靠前的,gov作为整体也必须把经济搞好,他们收税才能更多。

但是,gov太庞大了,里面良莠不齐,不同城市的、不同层级的,表现各不相同,我们应该选择平均学历高一些的、经济好一些的城市的gov,买这些城市的优质公司。

如果选择了gov管控较强的行业,则必须得到一些权益,比如「特许经营权」,这很常见的,比如高速、发电。

最后,gov做得好不好,其实是可以参考历史,好的榜样会一直推动往前走,特别是我们这边,最高的gov往往有历史责任感,比西大好一点。

从 1980s来,虽然时不时有波动,但总体做得很好,那我们也可以放心。